5月,舒適的風吹拂而過,陽光開始變強。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之後,曆法上的夏季便正式開始了。如同「立夏」的文字意義所示,這一時節已經開始感受到夏日的氣息。位於春分和夏至中間的「立夏」,在天文學上代表「太陽抵達黃徑45度時」,因此每年的日期有所不同,大致都在5月5日前後。
度過了名為「花冷」的微寒春日之後,便迎來新綠嫩葉茂盛生長的時節。為了讓身體逐漸適應氣溫的變化,不妨享用時令食材,由體內開始調理身體。
本次的主菜是能突現柔和酸味的南蠻雞塊。為了方便在家製作,在此介紹淺顯易懂的食譜。
尚未習慣的熱感,讓人覺得疲倦時,會想藉由酸味來增進食慾和幫助消化吸收。大量使用色彩豐富的夏季蔬菜製作這道南蠻雞塊,採用可以同時品嚐到甜酸口味的南蠻醋和薄片酸桔調味,與炸至酥脆的雞肉搭配,是一道口感清爽的菜餚。
- 雞腿肉1片
- 鹽少許
- 天婦羅粉適量
- 炸 油適量
- 洋 蔥1/2個
- 甜 椒1/6個
- 青豌豆莢6個
- 高 湯1杯
- 醋4大匙
- 薄鹽醬油4大匙
- 味 醂1大匙
- 砂 糖4大匙
- 鹽少許
- 酸桔現擠汁1個份
- 紅辣椒(切成細圈)少許
- ❶將雞腿肉縱切成2塊,將較厚的部份剖開,切成一口大小的塊狀。
- ❷將洋蔥切成半月形薄片。
- ❸甜椒縱切成 1cm 寬的段狀,川燙。
- ❹青豌豆莢撕去筋膜,用鹽水川燙之後,斜切成對半。
- ❺在調理盤裏內放入南蠻醋的材料,將➋、➌、➍的蔬菜浸泡在裏面。
- ❻在➊的雞腿肉灑少許鹽,薄薄地裹上一層天婦羅粉,放入180℃的油鍋中,炸至酥脆。
- ❼將炸好的雞腿肉放入➎的南蠻醋裏,吸收醬汁的味道。
- ❽雞塊和蔬菜裝盤,配上切成薄片的酸桔就完成了。

7月末至8月初被稱為「土用丑日」,會有很多人吃鰻魚。本次『四季之定食』,選取在關西地區稱為「Mamushi」的鰻魚,搭配夏季的新鮮牛蒡,做成獨創鰻魚飯。將鰻魚飯稱為「Mamushi」的原因眾說紛紜。
其中最有力的傳聞是因為將鰻魚舖(鋪的日文發音是「Mabusu」)在飯上,而稱為「Mamushi」。鰻魚飯搭配香氣濃郁口感柔軟的新鮮牛蒡,風味絕佳。

用蘿蔔乾與醃菜的鹽份醃製黃瓜等蔬菜而成的醃菜絲,在缺乏食慾時非常開胃。尤其是攝取冷食而變弱的腸胃,更是適合食用植物性乳酸菌發酵而成的醃菜。
從本次開始,我們特別著眼於享受日式飲食的一大要素——餐具。
請後藤先生為我們講述料理和餐具之間的關係。

餐具不僅具有突顯食材美味和裝盤作用,「欣賞」餐具也是享受日式飲食樂趣的一項秘訣。
日式餐具包括陶瓷器與漆器等許多種類與造型,為了享受搭配的「美妙」之處,重要的是要先學習基本技巧。例如,到美術館去欣賞先人們製作出來的「優質作品」。學習了基本概念之後,在實踐中嘗試將其搭配齊全,是了解如何運用餐具襯托料理的最佳方法。

與和服或時裝的搭配一樣,餐具也需要整體搭配。不只是從料理的角度來思考器皿,先選擇想要使用的器皿,再考慮放入什麼樣的料理,也是一種樂趣。
與其把它想成是困難的事,不如在實際運用之中,從失敗中學習,更能磨鍊自己的品味。
通過對器皿的關注,能讓習以為常的餐桌,變得豐富起來。

- 菜 餚 ・・・ 八木一夫的中碗
- 用來盛裝南蠻雞塊的器皿是由八木一夫製作的。八木一夫先生過去從事雕像製作,隨心所至打造而成的餐具,造型自由,不拘一格,散發出與主角相襯的氣息。
- 米 飯 ・・・ 青花瓷碗
- 在炎熱的季節裏,清爽的淡藍色青花瓷碗,讓整套餐具呈現出良好的平衡性。
- 醃漬物 ・・・ 韓國磁器
- 醃菜絲中白色的蘿蔔乾與綠色的黃瓜顏色對比明艷,與具有透明白晳色調的韓國磁器相配,呈現出清爽氣息。韓國瓷器以高貴典雅的白色為主要特征,獨具特色。
- 小餐盤 ・・・ 雕三島
- 雕三島餐盤與蔬菜的鮮豔色調十分呼應,乍看之下較為樸實,但柔和的色調與收斂的紋路,更能襯托出料理的特色。
茶道流派「武者小路千家」家主的長女,生於京都,於同志社大學專攻美術史,對陶瓷器頗有研究。曾向身為茶懷石料理第一人的母親學習料理,現亦積極探訪外國,期在懷石料理的基礎上融入世界各國的食材及料理方式等,通過研發在現代家庭也能輕鬆製作的各種改良料理,來傳達「日本的食物及精神」。
一般社團法人和食文化國民會議(簡稱:和食會議)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