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土南北狭长,四面环海,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能享受山珍海味带来的季节的恩惠。
此外,日本人自古以来在生活中就非常注重培育季节感,使用各种历法,为生活添彩。例如立春、夏至、秋分等表现季节更替的 "二十四节气" 以及更细微地表现季节变化的历法 "七十二候" 等。历法在表现季节变化的同时,也被用作农耕活动的重要标尺,和饮食文化密切相关。
"四季的Teishoku" 将用日本人日常食用的定食 (Teishoku),表现享受四季食材传递出的季节感的魅力,以及传承至今的历法与饮食之间的关联。
按照农历月份的划分来看,"春季" 是指一月、二月和三月;按照二十四节气的节气划分来看,"春季" 始于立春而止于立夏前一天。现今,人们主要将四月视为节点,将樱花盛开的时节视为春天。而在农历中,春天是能够用感官体会从严寒料峭的冬天进入明媚晴朗的春天之变化的季节,也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
刺痛脸颊的凛冽寒风渐渐变为略带湿气的暖风,草木萌芽,万物复苏....
....一年之中最为生机勃勃的季节即将来临。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2月4日左右,因此很多人都会把 "立春" 记成 "节分后的第一天" 吧,这也很好理解,所谓 "节分" 就是 "节气" 的 "分界"。季节变换,新年伊始之日即为 "立春"。虽然现在日本已不再使用农历,但元旦时仍会使用"新春"、"迎春" 等词汇,都是沿用的使用农历时留下的习俗。
顺带一提,虽然从字面上看 "立春" 会让人联想到小阳春的温暖天气,但实际上正好相反。
据说立春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过了这一天,寒意才会逐渐减弱。
所以,千万不要以 "今天是立春" 为由就脱下厚重的冬装,
做好保暖等待春天来临才是明智之举。
让人人皆为之欢欣雀跃的春天还
需要耐心等待一些时日才会来临。
"散寿司" 是 "女儿节"的经典菜式。外观鲜艳、口味甜美,贴合孩子们的口味,很受欢迎。丰富的配菜与年节一样,每道配菜都有重要的寓意,犹如弯腰老人的虾寓意长寿,莲藕寓意前途通达等等。
蛤蜊从平安时代起就被用于 "贝壳配对游戏" 之中,只有在蛤片成对时才能正好合上,蛤蜊因此成为了象征夫妇和睦的食材。
这吉祥的食材寄寓着 "一生一世一对人" 的美好心愿。
每逢这个时节,京都的日式点心店里经常会看到日式点心 "引千切"。
凸出的部分代表贝壳的壳顶部位,模仿出产珍珠的双壳「珠母贝」。
节分的习俗是一边喊 "鬼出去" 一边撒豆子。京都也不例外。但有趣的是,京都人在吃完比年龄数多一颗的豆子后,会将剩下的豆子用B4大小的纸包起来,在身上擦一下后扔到身后,祈愿 "机敏聪慧"、"健康平安"。
第二天打扫后,拾起豆子,将它供奉给附近的地方守护神,这便是节分的习俗。近年来,起源于大阪的 "惠方卷" 在日本各地普及开来,据说过去只有在京都祗园等繁华的花街才有这种习俗。
此外,说起节分的菜式,首先想到的就是盐烤沙丁鱼和长寿汤。
与热闹的撒豆活动不同,这些菜式没有一般喜庆节日里的菜品那么奢华,但也是重要的节日菜品之一。将切丝后晒干的萝卜丝炖出香甜的气息,和红色的高汤十分般配,风味绝佳。
希望这样的日本传统习惯能一直传承下去。
据说沙丁鱼在烤制时散发出的臭烟可以驱鬼。盐烤后淋上一些柚子醋来吃。记忆中,幼时我总是一边吃一边想 "为什么节分要吃沙丁鱼呢?",希望大家今年节分吃沙丁鱼的时候,能与孩子聊聊节分和吃沙丁鱼的理由。
如果说立春相当于元旦,那么节分就相当于除夕了。
就像细长的荞麦面寓意长寿,象征吉利一样,这一天要吃细长的食物。所以人们会在这天吃萝卜丝做成的长寿汤。将像荞麦面一样切成长条的萝卜丝,配上红色的高汤食用。